19 Nov 2018

岭南设计丨浅谈西安历史与绿地格局变迁


2018年8月中旬,设计集团成都设计院成员前往西安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活动,考察期间前往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大明宫等特色景区,展开现场学习与设计解读。本人想在此与大家分享在西安考察期间的所见所感。

 

西安,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都市

西安是中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建城已有3100多年。古称长安、镐京,如今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

 

在漫长的岁月中,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周人曾于此制礼作乐,铸典章于金石;秦始皇在此建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阿房宫,在骊山修建了规模巨大、埋藏极为丰富的历史宝库秦始皇陵;汉唐时代,这里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宾客云集的东方大都会。

“天下第一宫”阿房宫

西安,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绿地格局变迁

根据文献资料显示,西安作为都城之始是在周朝,本文以研究城市绿地格局为目的,姑且由周朝开始做变化比对。

 

粗放:在人类活动与自然抗衡处于劣势的早期,气候由温暖湿润向寒冷干燥转化,因此城市绿化品种中丰花型乔木逐渐减少。此阶段的绿地系统还不成体系,只是粗粗的开辟自然山林。

 

雏形:到春秋战国至秦时期,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宫”——阿房宫,就是初具规模的城市规划见证。同时期气温再度暖湿,野梅等乔木开始被驯化,逐渐成为至今广受追捧的园林树种。而同样的喜温品种——桃,也广泛被应用,如今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中不乏对桃景观的描述,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

 

 

尝试:再到西汉、东汉至南北朝时期,西安被称为“长安”,意喻长治久安。此时的城市格局开始了新的尝试,总体平面呈方圆结合,体现当时“天圆地方”的世界认知。同时整体城市形态构图,以大气简洁的直线结构展现尚武王朝的力量感,严格划分城市各区职能,并以当时主推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为主题,确保建筑布局乃至名称都与天象对应。

 

繁荣:直到隋唐五代时期,气温再度回暖,如同历史发展到此处呈现的辉煌文明一般,一切都展现出蓬勃的态势。当时常见的牡丹、柑橘、荔枝等均是喜温植物。但过度的回暖相应带来的是干旱的威胁,导致大唐四分五裂的黄巢起义正是在干旱和朝廷腐败的共同驱动下爆发。

 

隋长安城在原汉长安的南面重新选址,更便于从东西两面引水入城,解决城市用水的问题。唐长安城在隋朝的基础上又进行扩建,面积达84平方千米,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龙首为大明宫展示统治者的尊严,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则是一条标准的中轴线。整座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谨,结构对称,排列整齐。完全的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帝王集权思想。

衰落:由于唐末运河被毁坏,粮食不能被运到长安,并且西部少数民族的隐患消失。因此到宋朝后,全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西安自此退出了一国首都的舞台。

 

当代绿地规划

与西安城绿地格局变迁对比发现,代中国不再是以帝王集权为核心的封建社会,现代城市格局以科学为依据,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西安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城市绿地的核心功能为分类依据,突破城市建设用地的有限空间,将城市绿地的范围延伸到城市外围地带。

 

根据西安城市绿化格局进程资料显示,在2010年西安与重庆等城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当年的西安市委市政府在全西安市新建成13个公园,改建11个公园,建成了319个街头小绿地广场,增加460万棵8公分大树和10万棵30公分大树,增加城市绿地面积2700多万平方米,重点策划了在城市的东西南北大绿化项目。

 

当代西安城的格局依然延续着历史中“天人合一”的主题思想,把具有西安历史韵味和发展特点的人文古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园林文化内涵、丰富园林绿化内容,寓历史于绿地系统之中。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现在这个富有感召力的、开放式的特色西安。

大明宫,皇家园林的遗址

 

大雁塔

比如在本次考察中的大雁塔景区,以一条展现西安人文历史的雕塑群组为景观轴,串联大雁塔与大唐芙蓉园景区,形成视线通廊,并与唐城墙遗址、曲江池共同组成历史游览黄金三角区,成为整体城市绿地外延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具体操作中,考虑到通行舒适度与传统古典园林形式,设计以阵列式乔木配以草坪,同时增加喷泉带活空间,在现代西安极具特色的城市夜景中亦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仍然沿袭皇家园林庄重的轴线式布局,并在核心设有代表君臣民与天同庆的政治区紫云楼(仿古复原),其建筑形式在唐代只有皇家可以使用,亦是君权至上的又一象征。

 

除了空间上运用了传统造园的对景、添景的手法外,在细节上也是展现出与私家园林的很大不同。比如紫云楼前的大型广场,完全参照传统布局形态,以展示其威严、尊贵以及安防为首要,采用零绿化处理。另外将正门设置在西面,借喻大唐兼容并蓄接纳由丝绸之路西来的八方宾客,也是十分巧妙的文化表达手段。

明确的皇家轴线布局,“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倡尊重自然

 

城市配套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随处可见的城市配套设施在西安城内,也是特别花心思进行了设计,充分与这座历史古城的韵味相呼应,在细节上结合文化元素,每一个点都值得游人慢下来细细品读。对于现在过于匆忙的城市节奏而言,这种精巧的心意也是难能可贵。由小见大,这座城市想要展示自己真正独特名片的心境与真挚的诚意,可见一斑。

传统回纹的导视系统、刻写诗句的街灯

图腾装点,与老墙砖相映成趣
 


作者:付悦  成都设计院

 

参考文献:

①陈昌文,汉代城市规划及城市内部结构,史学月刊1999年第三期

②许洁,西安“新唐风”建筑评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③刘青,西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山西建筑,2007(2):254-255

④朱士光,王元林,呼林贵,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

⑤西安文理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研究,2012